“寺庙”文旅元素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
来源:
雕之塑
日期:2022-06-06 09:24:05
点击:197
属于:交流活动
“寺庙”文旅元素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
宗教塑像在我国历史悠久,从最初大大规模的开山造窟对宗教神佛进行石质雕刻开始,宗教造像千年不衰。
作为人类精神和信仰的寄托,塑像本身即是对人类自身文明的一种崇拜和追求。
所谓身外无佛,即心是佛。
新时代宗教政策的指导下,越多越多的地方都看到了以寺庙文化作为载体,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及弘扬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从宗教精神的角度出发,对传统文化的发掘及保护,恢复及创新,可以很大程度上减少新时代文化复兴中的人为阻力,藉此能更好地、纯粹的保留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部分的传承。
在南京地区,古寺众多。几乎每一个寺庙的背后,都有很多故事。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鸡鸣寺素食,豁蒙楼联诗的佳话,以及作为国际外交的重要因缘。例如,1984年泰国赠送释迦牟尼和观音两铜像入供鸡鸣寺。而鸡鸣寺另有新塑观音应身像不少于32尊。这些都是寺庙对建筑、传统风俗、雕塑艺术的传承和保留。
越来越多的寺庙兴建起来,也是文化的另一种传承和恢复性保护。
牛首山上的寺庙兴起,造就了南京作为世界佛都的地位。
而更多的寺庙在江宁辖区内兴建及各具特色,又奠定了江宁全域文旅中的各个节点上的文化艺术高地和文旅新名片。采用恢复和保护的创建进行传统文化的发掘,又为十朝古都增添和恢复了更多国潮风下的网红特色。
周末,应该多在千年古镇、六朝京畿的江宁走一走,或许你们发现更多的美好。发现那些被埋在地下的故事,发现那些埋在精神深处的密语,发现可能际遇和邂逅的命中注定。去寻找前人典籍里记录的过往烟云。
联系人

联系人:穆小羽

手机:17798532950

邮件:diaozhisu@163.com

地址:南京市江宁区谷里街道文体中心